“咱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,与老朋友们聚在一起,做做理疗、学学中医,可比自己在家有意思!”53岁的涧西区武汉路街道武汉路社区居民姚雪英,对家门口的养老驿站赞不绝口。
“咱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,与老朋友们聚在一起,做做理疗、学学中医,可比自己在家有意思!”53岁的涧西区武汉路街道武汉路社区居民姚雪英,对家门口的养老驿站赞不绝口。
近日,记者走进武汉路社区养老驿站,一幅众人怡然自得的场景呈现在眼前:有人在学习找穴位,两两一组试着按摩;有人在静坐等候,诊疗区已排起了长队;有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讨论着养老政策……老人们正在享受养老驿站带来的便利。
自“五星”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,武汉路社区党委聚焦区域养老服务资源不均衡、服务种类单一等问题,充分征求居民意见,重点走访高龄、独居和空巢老人了解需求,并利用党群协商议事会、居民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建议。
“有的居民希望提供助餐、助洁、助浴、助医服务,有的居民需要便民理发、健康护理等。我们把收集的意见形成需求清单,结合自身‘资源’和‘项目’清单,深入挖掘辖区‘草根能人’,动员其开设养老驿站,希望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。”武汉路社区党委书记张静说。
今年40岁的徐乐是一名执业医师,擅长中医诊疗,又常年热衷公益事业,在辖区义诊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平时,街坊邻居有个头疼脑热,他总是热心帮助,因此在辖区小有名气。由于徐乐技术好,加之热心肠,社区党委在物色养老驿站人选时首先想到了他。当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他并告知想法后,他有些犹豫。
“年过四十再创业,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但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要养老,社区的想法点燃了我内心创业的火苗,我想试试。”他说。没想到,开业半个多月的养老驿站得到辖区居民称赞,这让他信心满满。
“‘公益+市场化’的运营模式是我们今年打造邻里中心的一种新尝试,期待挖掘更多‘草根能人’为居民办实事、办好事。”张静说,下一步,社区党委将引入助浴、助洁等更多养老服务,将养老资源搬进社区,把养老服务送进家门,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。